鱼又玄

读读写写,不愿停笔,只为这世间的一往情深。

如絮春愁,怎奈相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絮春愁,怎奈相思

  《春情寄子安》

  山路斜欹石磴危,不愁行苦苦相思。冰消远涧怜清韵,雪远寒峰想玉姿。

  莫听凡歌春病酒,休招闲客夜贪棋。如松匪石盟长在,比翼连襟会肯迟?

  虽恨独行冬尽日,终期想见月圆时。别君何物堪持赠,泪落晴光一首诗。

  这首诗当作于鱼幼薇十八岁那天初春,在从长安往江陵的路上。整首诗带着淡淡的春愁,有几分埋怨,几分叮嘱,还有一些女孩子的小情绪,像是一丝诉苦。

  这会儿的鱼幼薇,像极了《诗经▪鄘风▪柏舟》里的少女,带着对爱情瑰丽的幻想,低吟那“髧彼两髦,实维我仪。之死矢靡它”。那额前垂发的少年,实在讨得我心欢,我选择了他,誓死也不会改变心肠。先秦时期的爱情总是那么纯粹而动人,面对这样如花似玉的少女的柔情,我想那少年怕是石头心都要融化了。

  山路斜欹石磴危,不愁行苦苦相思。

  从长安到江陵,山高路远,纵使开了官道,石阶仍旧高不可攀。李太白先生曾有诗叹: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,其实蜀道难可能并不仅仅指蜀地的道路难行,更是指前路难行。“使人听此凋朱颜”,男人尚且如此,更何况是一个二八年华的闺中少女?

  其实我很不明白李亿怎么会忍心让鱼幼薇孤身一人跋山涉水,难道在他眼中功名就如此重要,他的良心就不会有一点痛吗?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,我是为鱼幼薇感到万般不值的,十八岁的美好年纪,她又何必为了挽回一颗渐渐冷却的心,将自己的青春当做薪柴去点燃呢?一个女孩子的一生,可就只有一次十八岁,错过了就错过了,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
  可鱼幼薇她却想:前路艰难,即便千万险阻,这些我都不怕,我只怕深夜里像潮水一般涌来将我湮没的相思,那时候是多么得不知所措,只能任其波涛汹涌,一遍遍撕开心口的伤疤,垂泪枕上,肠断花间。这种煎熬比那斜欹山路更令人愁苦。

  对她而言亦父亦师的温飞卿有诗云:“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”。相思对痴情人而言简直是最残忍的刑法,千刀万剐也莫不过如此。长相思兮长相忆,短相思兮无穷极。

  相思似海深,回忆起旧事的时候,总是泪滴千万行,使人愁肠断。

  冰消远涧怜清韵,雪远寒峰想玉姿。

  走累了,幼薇就在早春初融的溪涧旁稍作歇息。听着溪水流动的清脆韵律,她用手掌捧起水,轻轻拍在脸上,洗去旅途的风尘。幼薇拿出绣着他名字的罗帕,拭去脸蛋上的水珠,凝望着溪面倒映着的人儿。

  怜清韵,幼薇怜爱的想必不仅仅是溪水清脆的韵律,更是怜爱她自己。

 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这样说:其实每一个女孩子都很厉害,在一个人生活的时候,她们总能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。

  可是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的女孩子,也渴望被人呵护疼爱呀。所以幼薇她怜惜啊,怜惜这青春年华,怜惜这转瞬红颜。

  先前为鱼幼薇感到不值得,其实如她般聪慧,又怎会不明白?

  但她甘愿啊。

  正如韦庄在《思帝乡》中所写:陌上谁家少年,足风流。妾拟将身嫁与,一生休。纵被无情弃,不能羞。

  幼薇抬头,望着远处残着余白的山峰,不禁想起了长安城外积雪的终南山,以及终南山下的玉面书生。

  思念有时候是一把刻刀,在心上刻下最刻骨铭心的模样。思念起一个人的时候,花非花,雾非雾,牵扯到刻痕,心头便隐隐作痛。

  这一句总让我想起晏小山的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”,那若有若无,似浅却浓的愁思,像是江南的梅子黄时雨,淅淅沥沥中能看到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。

  莫听凡歌春病酒,休招闲客夜贪棋。

  在别篇中提过,这是所有妻子都想对丈夫的叮嘱。

  凡歌,应该是指妓女。妻子对丈夫最大的担忧是什么?是陌上莺啼蝶舞,柳花飞。所以幼薇在诗中说:你不要整日流连烟花柳巷,饮酒狎妓。也不要整日游手好闲,与一帮酒肉朋友夜夜寻欢作乐。

  其实这句诗里还藏着鱼幼薇的一丝傲气。她为什么要将妓女称为凡歌?因为她便是天籁啊。五岁诵诗百篇,十岁出口成章,十二岁诗名盛播长安。她是整个大唐文坛里最艳丽的一朵诗花,较之李白五岁诵六甲,十岁观百家也毫不逊色。后世皇甫枚更是誉其“色即倾国,思乃入神”。

  这样的才女,自然不是胭脂俗粉可相提并论的。幼薇的骨子里到死都存着不可抹去的清高,唯有在李亿面前她会将清高藏得好好的,露出那万种风情。

就像是冬梅的花苞,百芳凋尽也枝头傲霜,只有雪落的那一刻,才愿意绽放,枝头抱香。

在深情的交代后,幼薇写上了自己美好的祈愿。

如松匪石盟长在,比翼连襟会肯迟?

初读此句,那炽热而又真挚的情感仿佛透出泛黄的纸业,穿过岁月的长河直击内心,幼薇轻轻地诉说着:“我们的爱情同松柏般长久,磐石般长存,如此般的话,我们约定相见的日子又怎会延迟?”

如松匪石,在《子夜歌》中有诗句:渊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。我心如松柏,君情复何似?而匪石则出自开头曾提到过的《诗经▪鄘风▪柏舟》,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”。

鱼幼薇在这儿连续地引经据典,我认为是在向李亿诉说自己的闺怨。试想啊,一个十八岁的少女,被迫离开心上人,远隔一江,难以想见。这是多么的煎熬,少女该有多么担忧情丝不再黏连。

离开,哪怕是暂时的,对于感情来说,却有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裂缝。鱼幼薇其实是个心思很敏感很细腻的女孩子,它在《打球作》中就写过:“不辞宛转长随手,却恐相将不到头。”

幼薇比一般女子更害怕一段感情无疾而终,所以她总是放下一切去修补那道裂缝。但她不知道,有了裂缝的感情,只会越裂越大,哪怕你填上了裂缝,可裂痕却依旧如蛛网般附着,一经磕磕碰碰,就又会碎得鲜血淋漓。

谈到坚贞的爱情,人们多半会想起《雁丘词》中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。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”的断肠;会想起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何处话凄凉”的哀悼。

可世间的誓言,大多数如同冬夜飒飒寒风中摇曳的烛火,燃烧着空洞和欺骗,不知何时就会骤然熄灭,腾起一道轻言,消逝得无影无踪。

七月七日的长生殿内,唐明皇与杨贵妃许下了一生一世的诺言。可天宝十四年,在狼牙大军的刀枪威胁下,马嵬坡的丧乐,又为谁而奏响?

幼薇是多么希望她能同李亿比翼连襟,只是为了能继续呆在李亿身边,如她般的高傲,竟把自己摆在了如同青楼歌姬般的位置,甘愿以妾的身份侍奉李亿与裘氏。

纳兰容若曾经说过: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襟当日愿。很多时候,也许比翼连襟,就如同纳兰所说,只能是曾经的愿望吧。

虽恨独行冬尽日,终期想见月圆时。

她也许又想起李亿在离别前对她说的誓言了,虽然遗憾埋怨独自赶路了整个冬天,可有着誓言,终究期待着与他的重逢。

幼薇痴痴的守着,等着。

圆月缺了,缺月圆了。她不知道等破了多少个圆月,又不知道等圆了多少缺月。但至少无论如何变迁,缺月总会复圆,所以幼薇相信着那遥远的有些触不可及的承诺。

多情只有春庭月,犹为离人照落花。

鱼幼薇就如同她的名字一般,是一朵开在月下的紫薇花,蒙着一层凄迷,她轻颤花枝,向着那漫天的星辰问道:“来夜,来夜,肯把清辉重借?”

月光迷离,总会在心中洒下哀愁,露冷月残,空余红泪千行,共烛凝噎。

红尘百丈,与天地一道织起情网,幼薇在其中一步一回望,用诗文记下一次次离合欢悲。不知在很久以后,她是否会明白,很多感情到最后终究是陌路殊途,老了人间。

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爱的,不过是当初内心深处的柔软被触动那一刹那的感觉。

别君何物堪持赠,泪落晴光一首诗。

轻吟此句,不知觉间竟湿润了眼眸。所谓的爱情,难道就是如此卑微的东西,卑微到要将自己的所有都交付给对方才肯罢休吗?

幼薇写信到了结尾,想送些什么给远在长安的爱人,可找遍了全身也找不到可以赠送的东西,只能含着泪,在晴光下写首诗相赠,这不仅仅是一首诗,更是一颗炽热的心。

她已经将自己的身子,自己的青春全部交给了李亿,剩下还能赠送的,也许只有这满腔才情了吧。

鱼幼薇站在山路上,一袭白衣,三千青丝,尽数化作相思雨,随泪洒清风里去。

我特别喜欢青丝这个词,曾经只觉写来文雅,待读了些书且用得频繁了些后,生起些厌烦的心绪,嫌其有些平庸泛泛。到如今读这词,却是百般欢喜,它同烟雨一般,总能令人联想到一位眉间轻锁这闺怨的红颜佳人。

幼薇此时的感情,我想当与《西厢记》中崔莺莺送别张生赶考时,那十里长亭水悠悠中的感情甚是相似。

“衣儿,袖儿,都搵作重重叠叠的泪”“书儿,信儿,都索与我凄凄惶惶地寄”。

这一封封脉脉含情的书信,落着伤心枕上的三更雨,默默倾诉着多少个彻夜难眠的夜晚。

只惜幼薇不知道,有时候相思真的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。


评论

热度(12)